道家要闻 名山宫观 高道访谈 问道之旅 道家书画 慈善公益

 

全国政协委员张高澄提案:把“武医健康养生”作为全民健康国策

发布时间: 2024-03-12 |来源: 中国网道家文化 |作者: 佚名 |责任编辑: 曹洋

3月4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高澄方丈向大会提交了《走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全民健康之路》的提案。

张高澄委员在提案中表示,传统武术和中医养生都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千年瑰宝和智慧结晶,不仅有十分丰富的自我修炼、预防疾病的方法,更有对疾病进行调理自然康复的有效手段。

中国已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随之而来的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拥有摆脱种种困境的智慧和方法。其中,依托传统武术和中医为基础的武医养生,可充分调动人体自我健康之潜能,提升预防疾病和自我康复的能力。当前应将大健康的重点前移至“预防为主”,“防治未病”上。通过健康科学普及教育,让广大民众掌握自我保健、康复的知识与技能,把健康的钥匙交到百姓手中。从而形成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全民主动健康的发展之路。

一、人口老龄化及亚健康的困境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我国今后较长一个时期的基本国情。据国家统计局去年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8亿,约占总人口的19.84%。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众多的大国,据卫健委的数据,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占到全国总死亡人数的86.6%,其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

随着现代信息传播与交流方式的变化,各种眼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且趋于年轻化、低龄化。儿童青少年近视总体发生率为53.6%,高中生为81%,大学生总体发生率为90%。近视已经成为国民健康的重要问题,而眼健康正是人体健康状况的综合反映,也反映了全民亚健康群体的现状。

二、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全民健康之路

在推进全民大健康的过程中,十分有必要将其重点前移至“防治未病”。传统武术和中医养生都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千年瑰宝和智慧结晶,不仅有十分丰富的自我修炼、预防疾病的方法,更有对疾病进行调理自然康复的有效手段。从武医养生的观点来看,“防治未病”是实现全民健康的基础。

自古就有“武医同源”、“医武不分家”之说。武医本是传统中医的一个重要分支,不仅在跌打损伤康复治疗方面独树一帜,在养生保健方面更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民间始终流传着无数有效调理身体疾病的方法,而深受民众喜爱。

“天人合一”、“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与精神所在。二十多年来,武术与中医越来越受世界各国的重视和青睐,欧美部分国家已将太极拳和部分中医调理方法纳入医保范畴。国内业界的专家学者经过长期研究论证,依据武术和中医养生理论,融合多种经典的中医外治法,形成了武医健康养生学学科体系。该学科在对人类生命与健康的认知与方法具有独到之处,突出强调回归自然,运用主动调理的理念与方法,激发调动人体恢复健康的本能与潜力。

疫情多发的时代,武医健康养生体系的推动可唤起全民自强不息的“主动健康”意识,积极调动人体潜能,培养健康的生活理念和习惯,让百姓把握“自我健康的金钥匙”,可有效提高全民的自身免疫力。

三、“武医健康养生”作为全民健康国策的必要性

1、把具中华民族特色的武医健康养生体系作为全民健康发展之国策很有必要。把传统武术的各种习武强身功法普及到学校、社区、企事业机构、养老院、疗养院。“从娃娃抓起”,在习武中锻炼孩子们的“精、气、神”,培养“自强不息”精神、良好体质与习惯。

2、武医健康养生文化的普及有助于培育全民的自我健康养生意识,掌握自我保健方法,必将有效提升全民身体素质,分担国家全民医疗和养老等方面的负担,减缓社会矛盾和压力

3、武医健康养生体系中融合汇集各种经典的自然疗法方法,疗效明显,方便易行,深受大众喜爱。采取两条腿走路,将有效弥补现有医疗资源的不足,还有助于解决社会就业。

四、措施与建议

1、加强武医健康养生专业人才的培养与普及,开展学历教育的同时,鼓励面向社会开展专业的普及培训,全面提升健康产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2、充分利用地方政府资源,调动民间企业积极性,将武医健康养生模式与方法融入各养老院、疗养院和康养基地,扶植建立各种武医健康养生的培训、服务与实践基地。3、完善武术与武医系列科普教材,将武术与武医进校园落实到实处。把“练功房”和“武医调理室”植入到企事业机构和社区,全面有效提升职场人员和社区民众的身体素质。

4、随着“一带一路”走出去,把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武术与武医养生体系及方法奉献给全世界。

5、有关部门对上述建议,需要有相应的政策,并给予引导、鼓励与扶植。

相信,国家在推进医保改革过程中采取两条腿走路,走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武医健康发展之路,必将促进全民健康兴邦,并营造更加和谐的社会与世界环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