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建卫:新时代下如何建构城隍信仰的文化自信
摘要:城隍信仰源远流长,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城隍信仰如何以“政治上自觉认同,文化上自觉融合,社会上自觉适应”的标准,建构以文弘道、以善为魂、奉道行事、开拓创新的城隍信仰之文化自信,是城隍信仰在新时代下发扬光大的重要命题。
关键词:新时代 城隍信仰 文化自信 以文弘道 以善为魂 奉道行事 开拓创新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同样的,在中国进入了新时代,城隍信仰如何通过以文弘道、以善为魂、奉道行事、开拓创新建构城隍信仰的文化自信也是其健康有序长远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以文弘道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城隍信仰源远流长。“城”和“市”二字本义分别指的是“有城墙围护的区域”和“有货物交换的市场”,“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城,以盛民也”,段玉裁注“言盛者,如黍稷之在器中也”,“市,买卖所也。”之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需要“市”的经济功能,“市”需要“城”的防御功能,“城市”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在夏商时期有了城市的雏形,战国时期是我国早期城市阶段的发展高峰期,北宋时期我国的长安、汴梁已经成为了世界级的繁华大城市,到了现代城市阶段,出现了特大城市和城市群,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其内在的文化精神则更具有决定意义”,同样的,对于城隍信仰而言,具有怎样的文化精神也决定其是否具有持续的生命力。
“城隍”的“城”和“隍”二字本义分别指的是围绕城市的城墙和壕沟,古人就地取土筑造成墙,而城墙之前取土的地方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壕沟,“隍,城池也。有水曰池,无水曰隍。”在文献中“城”和“隍”同时出现最早的是《周易·泰》:“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孔颖达疏:“子夏传云:隍是城下池也。城之为体,由基土陪扶乃得为城。今下不陪扶,城则损坏,以此崩倒,反复于隍。”“城隍”二字连用,最早是在班固《两都赋序》:“京师修宫室、浚城隍、起苑囿,以备制度。”城墙和壕沟起到保护城市里的居民不受野兽的攻击和洪水等自然灾害的侵袭,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抵御敌人的进攻,可以说“城隍”从其形成之初就是为了“护城佑民”的。
城隍从最初的人造物崇拜到人格神崇拜也有一个演变的过程,“从较早的文献记载看,城隍信仰在出现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只是神化了的城墙与护城河,为自然神”,早期的城隍神还是对“人造物”的崇拜,其职能是护卫城市,后来城隍神逐渐人格化,“至迟在唐代,城隍神已经成为冥府官员,人们已经有了城隍神与人间官员分理幽明的观念。到了宋代,这一观念已为人们普遍接受,而地方官员到任三日拜谒城隍庙也成为一种惯例。……两宋时期城隍神开始被纳入国家祀典,并在不断受到封赐的同时,城隍神的人格化形象也普遍出现。”
随着民众对城隍神需求的不断增加,城隍神神职功能也不断地扩展,除了护城保民的最初神职功能之外,增加了管理当地居民死后的冥界、监察当地官员是否尽职清廉、疏解水旱等自然灾害、为民众降魔祛病、惩恶扬善、负责科举考试、破案稽盗、寻人寻物等的各种神职功能,如《太上老君说城隍感应消灾集福妙经》有云:“其神天地储精,山川钟秀,威灵显赫,圣道高明,无党无偏,公忠正直,有求必应,如影随形,代天理物,剪恶除凶,护国保邦,功施社稷,溥降甘泽,普救生民,统辖十八真司,主管百万神将,积功累行,位正城隍,权掌天下,威镇万邦。”并且世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广积阴功,行诸方便,施财周急,爱老怜贫,则城隍赐赠福寿,世代昌荣,子嗣绵永,世世不绝。
城隍神不仅成了民间最有影响力的地方保护神,同时也是正义之神,每个城市必有城隍神和城隍庙,明代达到极盛,洪武二年(1369)正月,明太祖朱元璋为了“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则不敢妄为”下诏封赐天下城隍神,“使天下城隍神作为一个整体被正式地纳入了国家的祭祀体系,第一次构建了完备的体系化的城隍祭祀制度。”
所谓“有功德于民者祀,惟聪明正直者神”“功施于民则祀之,能御灾捍患则祀之”,被尊奉为城隍神的很多都是生前对地方作出贡献的名臣循吏,他们品行正直、行善为民,为当地的建设、当地的百姓实实在在地做好事、谋福祉、御灾捍患、教化民风,为了纪念他们的功绩,感念他们一心为民的赤子之心、护城保民的大才大能、惩恶扬善的持正之力,老百姓将他们敬奉为城隍神,这可以说就是城隍信仰的文化精神所在。
古语有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是为三不朽,要建立城隍信仰的文化自信,首先就要把握“新时代”适应“新要求”,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深入挖掘城隍信仰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积极思想,对城隍信仰进行符合时代要求的阐释,所谓文以载道、以文弘道,通过著书立说大力弘扬城隍信仰的文化精神,进而确立城隍信仰文化自信的根基。
二、以善为魂
城隍神“由人成神”是道教“功德成神”思想的重要体现,其核心就是“善”。
“城隍”是伴随着“城市”的出现而萌生的,有城市就有“城隍”,不同的城市因为它们各自所属的地理位置、风俗习惯、文化传承、宗教信仰等各方面综合因素的影响,就产生了不同的城市精神。“所谓城市精神,是指一个城市通过市民的行为方式(包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规章制度、文化艺术、伦理道德、城市景观等方面体现出来的共同价值观念、心理导向。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多方面的精神写照。……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核心价值的体现。每座城市都在以各种方式体现自己的城市精神。”不同城市其民众共同的价值观念和心理导向构成了不同城市的城市精神,承载着这座城市的文化记忆以及文化基因,一城一城隍,城隍信仰最具城市精神。
“‘城隍’信仰自产生以来,历代人们一直以‘城隍神’称之,未曾有过改变”,能够被尊崇为城隍神的,或者是为地方作出贡献的地方官、或者是忠诚良相、或者是生前品行正直、行善为民的良善之人,无论是官是民,老百姓为了纪念他们的功绩而将他们祀奉为城隍神,因此城隍神可以说是“善”的化身、“善”的典范,以这种“善”教化民风,最容易让民众形成共同价值观念和心理导向,除了能够满足了人们对于城市和政治安定和谐的需要,还会对人们精神的安宁、心灵的抚慰、信心的增强、信仰的需求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无论是文化传承方面、维系社会价值方面、还是道德导向稳定城市秩序方面,城隍信仰与城市精神具有内在一致性,并且城隍信仰其“善”的正面导向不但促进了道德教化,与城市精神互相交融,成为各个城市精神从古至今的“灵魂”共性,而且深刻地融入到百姓的日常生活和民俗文化之中,成为不朽的精神流传百世,“不朽是人的伟大的精神需要之一”,“善”亦是人们的终极追求。
通过这些品格高尚的人所映射出的城隍神格引导城市的民众有了共同的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因为“成员的相似性和认同感,共同的特征可以产生信任”,“个体对内群体成员有更高的信任”基于对城隍神有着共同的认同感,从而让城市的民众之间有着更高的信任度,而群体的这种信任度也会形成对城隍信仰积极的互动效应,一方面城隍信仰弘扬真善美惩治假恶丑即惩恶扬善促进了道德教化,另一方面各地城隍庙通过慈善活动广行善举,为社会弱势群体贫困家庭提供帮助,践行“济世利人、扶危助困”“齐同慈爱、异骨成亲”的教义,让“善风”吹向四面八方,在民众中广泛树立城隍信仰“善”之积极正面的新形象新风尚,“以善为魂”与城市精神互相交融,确立城隍信仰文化自信的民众基础。
三、奉道行事
道经《大霄琅书经》曰:“人行大道,号曰道土。士者何也?理也,事也,身心顺理,唯道是从,从道为士,故称道士。”因此奉道行事是一个道士应该具备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修养,无论是清洁宫观、经忏法务、接待香客、招待来宾,或是处理人事、宣传教务等等,道职人员都必须奉道行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指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并且在多次谈及宗教的文化性时讲到“宗教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要建构城隍信仰的文化自信一方面应严格要求道职人员爱国爱教、遵规守法、信仰坚定、奉行正道、严执规戒、如法如仪、道装规范,遵守社会公德,以“慈、俭、让”精神行道,了解信教群众的需求,以真诚的态度、慈悲的胸怀、亲和的语言、端庄的举止和良好的服务感化信教群众。另一方面要深化道职人员的文化认同,即对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特别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以及对城隍文化的认同,这些都是城隍信仰文化自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道由人弘”,城隍信仰要想健康有序长远发展关键在于道职人员奉道行事,道职人员内在的道德、观念、信仰、学识、宗教修养、自律状况、修道的目的和动机、奉道态度、宗教活动等方面通过其精神风貌、言谈举止、工作作风、衣着仪容、服务社会、解决信众信仰需求等表现于外、展现人前,道职人员可以说是道教形象的代言人,道职人员所展现出来的上述种种或好或坏的道风,直接向世人综合呈现了或正面或负面的道教形象,因此只有不断提升、有序推进道职人员整体的思想水平、道德水平、文化水平、宗教实践水平等综合素质,大力弘扬“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理念,确立“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的指导思想,使之成为新时代下新风貌的新一代道职人员,这是建构城隍信仰文化自信的内在保障。
四、开拓创新
《云笈七签·道教本始部》中曰:“教者,告也,有言有理有义。”陈撄宁道长在其著作中说:只要是宗教就必有其信仰,阐述其信仰的理由使人了解即为“教理”;“教义”则是为了方便宗教徒把握教理,并且便于记诵和作为平日思想以及行为的准则,在教理的基础上简明扼要地概括出几个字或几句话,与教理契合并且不相抵触者。
在城隍信仰中有着很多具有当代价值的教理教义,如尊道贵德、天道承负、惩恶扬善、忠孝节义、仁爱诚信、积德行善等,对这些教理教义进行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将这些有益于提升公民道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深入挖掘加以阐发,引导民众树立爱国爱民、公正诚信、和谐友善的价值观,这将成为建构城隍信仰文化自信的不竭动力。
城隍信仰虽然源远流长,但是如果没有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一味固步自封陈陈相因,将会严重阻碍其自身的长远发展,城隍信仰要进行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关键和核心就在于如何把握“新时代”适应“新要求”,对此应以以“双创”为源,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城隍信仰与核心教义、坚持弘扬城隍信仰的优良传统和优秀文化,将以文弘道、以善为魂、奉道行事纳入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的理念之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政治上自觉认同,文化上自觉融合,社会上自觉适应”为标准,摒弃与“新时代”不相符合的观念、制度和行为,根据时代进步、社会发展和民众需求的“新要求”,对城隍信仰进行符合时代要求的阐释。
综上所述,以文弘道、以善为魂、奉道行事、开拓创新四者是为有机整体,其相互联系、互相作用、协同互动、形成合力,共同建构城隍信仰的文化自信,在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构筑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作者:苏州市道教协会副会长、苏州城隍庙住持)
参考文献:
1、红旗东方编辑部编:《伟大事业的总体布局》,北京:红旗出版社,2017年。
2、(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十三篇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3、高璇:《智慧城市建设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
4、李仁武:《城市文化发展引论》,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有限公司,2019年。
5、《周易正义》第二卷,(清)阮元校勘本《十三经注疏》第1册,台北:艺文印书馆,2001年。
6、《全后汉文》卷二十四,(清)严可均辑:《全上古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7、赵卫东、熊建卫主编:《城隍信仰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21年。
8、姜晶花:《城市价值与文化伦理》,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4年。
9、陈欣:《社会困境中的合作:信任的力量》,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