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要闻 名山宫观 高道访谈 问道之旅 道家书画 慈善公益

 

石竹山道院

发布时间: 2018-07-25 |来源: 中国网《道家文化》 |作者: 李凤森 清夜 |责任编辑: 君君

石竹山道院位于福建省福清市石竹山风景区内。石竹山以石奇竹秀、道教名山、祈梦圣地而驰名,素有“人间仙境,梦里乾坤”的美誉,是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福建省首批十大风景区之一。

石竹山道院始建于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初名灵宝观,后更名灵宝道观、石竹寺,现定名为"石竹山道院"。石竹山道院构建于状元峰下半山腰的悬岩峭壁上,一面依山、三面悬空,远望如空中楼阁,天宫仙苑。道院后群峰嵯峨,四周绿竹耸立,红墙碧瓦,典雅清幽。道院内除分布着石竹、雷公竹、佛肚竹、方竹等各种竹类外,还有大量的台湾相思树、马尾松、杉、柳杉、米楮、丝粟、榕以及珍贵名木古树赤楠等。

石竹山道院主神供奉汉代何氏九仙君。道院由主神殿仙君楼、狮岩堂、万神殿、三清殿、真人殿、显镜宫六大殿区组成,沿东张水库东侧道院山门拾级而上,依次可达泗洲大圣殿、真人殿、观音崖和主神殿仙君楼;其中:仙君楼殿区由仙君楼、观音厅、玉皇阁、玉皇行宫、土地厅、文昌阁、元辰殿、斗姆殿等组成;狮岩堂殿区由慈航宫、五显宫、辽天居、观音阁与道院办公楼组成;万神殿由观音大士殿、三大天将殿、福德正神殿、九天东华殿、玉皇天尊殿、五福神祉殿组成;三清殿位于道院最高处,全殿由三清主殿与功德堂组成;修建中的显镜宫殿区则位于石竹山东侧,入口处临近水务公司。

石竹山道院不仅是道教名山,更是福建久负盛名的人文旅游胜地。据记载,宋朝著名理学家朱熹曾到此畅游与讲学。明朝首辅叶向高不仅在此祈梦、求签,还在此攻读经书。得到功名后,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重游石竹山道院时,在“洗耳泉”、“牛蹄洞”二处的绝壁上分别题刻二词。

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和旅行家徐霞客,于万历四十八年(1620)初夏游仙游九鲤湖之后,到石竹山探胜。《徐霞客游记》详细记述了他畅游石竹山的经过。清道光年间刑部尚书陈若霖、太子太师陈宝琛都曾到此游览并留下题匾。近代著名海军将领萨镇冰的题刻,至今尚留存院中。有统计,历代名宦、文人在石竹山的题刻尚存数十处。

石竹山作为闻名遐迩的道教胜地,自西汉以来就与“梦”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一种民俗现象,“石竹祈梦”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诸多信息。

在福清,随着民间祈梦和解梦信俗的发展,诸如明代永乐年间状元马铎、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叶向高、清末翰林陈宝琛等祈梦故事和民间“月落日出”、“川之无才”等梦境故事均广为流传。

这些故事不仅福州地区家喻户晓,而且随着海内外乡亲带往全世界110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中华梦文化”的传承地,石竹山每年都吸引众多香、游客到此游览和祈梦,尤其成为福清籍海外游子神往梦绕之地。

石竹山道院的“接春”习俗最早可追溯至北宋景佑二年(1035),至今民间仍流传有“春到石竹上,秋到龙门坎”的谚语。石竹山“接春”包括“绕境游春”、“燔柴迎春”、“装接春金斗”、“禳太岁道场”等系列民俗活动。

改革开放40年来,石竹山道院经谢荣增道长及道众多年的不懈努力,得以继承、发扬、整合、重塑以九仙信仰、祈梦习俗、接春民俗等为核心的石竹山道教文化,让这座道教仙山,更加名扬天下。

目前,包含“接春”习俗在内的石竹山“梦文化”已入选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0年,石竹山道院被中央统战部和国家宗教事务局评为首届全国和谐寺观教堂创建先进集体。(李凤森 清夜 整理 许凡 摄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