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要闻 名山宫观 高道访谈 问道之旅 道家书画 慈善公益

 

武当山南岩

发布时间: 2020-05-20 |来源: 中国网道家文化 |作者: 温明 |责任编辑: 君君

南岩(又名紫霄岩、独阳岩,因为朝向南方,所以又叫南岩),道教尊为真武神得道飞升之圣地。南列天柱诸峰,北瞰五龙顶,东有展旗峰,西有飞升台。这里峰岭奇峭,林木苍翠,上接碧霄,下临绝涧,是“气吞泰华银河近,势压岷峨玉垒高”的胜境,为武当山“三十六岩”中最美的一岩。

南岩宫,全称“大圣南岩宫”,始建于元代,元仁宗延佑元年(1314年)赐额为”大天乙真庆万寿宫”;明永乐十年(1412年)重建,赐额“大圣南岩宫”;明世宗嘉靖十五年(1536年)扩建到460间;清同治初年(1862)大修殿宇,宫貌一新;民国十五年(1926)失火烧毁大殿及周围道房;民国十六年(1927)重修龙虎殿及配房;1989年,湖北省人民政府拨款维修了部分殿堂、亭台及古神道。1996年12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建筑及遗址占地面积61187平方米,庙房83间,建筑面积3539平方米。整个建筑充分利用山头、垭脖、峭壁、岩洞等险境,建造了一座座宫殿、亭台、山门等,与周围自然环境和谐交融,相映成趣。

南岩宫是武当山九宫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宫,宫内不仅建筑类型多,形制较高,又是建筑与风景、道教与神话反映最集中的地方。其建筑初创于唐,宋、元初具规模。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敕建玄帝大殿等460间,明嘉靖年间(1552年)扩至680间,建筑面积高达18400平方米,占地面积达5万平方米。建筑布局采取依山势高低,掩映兼用,曲折迂回地进行总体营造,虽出于人工,却宛如天成;既朴实优美,又饶于变化。在整体建筑的构思、设计布局等方面,创造出雄奇、峭拔、幽深和迂回不尽的意境。正如古人所赞“归旌欲问来时路,洞口深处已不知”。

玄帝殿重建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坐南朝北,建在三重高大的石台基之上,置建筑于最高端。殿之平面呈长方形,台基高0.95m,殿前置月台,其下营造高大的石崇台,围以华栏,雄伟壮观。殿之面阔、进深均为五间;台基通长29.85m、通宽22.05m。民国十五年(1926年)九月九日道教徒举行“玄天上帝圣驾云天”的祭祀活动,活动结束,道士刘某加灯油引起油箱着火,致使玄帝殿被焚。

现台基、台明、石栏保存完整;殿内置坐神、站神须弥座;地墁二尺金砖残存30%;墙体经火焚已酥碱40%,大部保存较好。2004年7月1日,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的关心下,玄帝殿修复工程正式动工,2007年4月13日正式竣工验收。入南岩岩内及梳妆、飞身二台,径由大殿东西稍间穿过。

张守清,1254年出生,峡州宜都(今湖北宜昌宜都县)人,是元代武当道教中最著名的道士,被元仁宗封为“体玄妙应太和真人”。他31岁入武当山学道,此后20多年时间中,他一方面坚持每天打坐修炼金丹大道,尽得清微雷法之秘传;另一方面率领道士开凿南岩,用募化来的钱和香客的功德钱,构筑殿宇。如至元二十二年张守清为创建南岩天一真庆宫募捐,“三月三日,相传真武神始降之辰,士女会者数万,金帛之施,云委川赴”。此后每年上巳节均是香客云集,施舍颇多。历经27个寒暑,南岩天乙真庆宫终于建成,修成后“规模宏丽,古昔未有”。

在乌鸦岭停车场顶端有两条登山古神道:向左下行是登金顶的古神道,向右上行,可达南岩、泰常观、雷神洞。从南天门沿石级而下,但见一块平地,隐约可见青石崇台,这便是圆光殿、方丈、斋堂等遗址。相传,永乐年间在大建武当山时,南岩多次出现五色祥去和真武在云中显圣的景象,永乐皇帝便命工匠修建圆光殿等。后来几经大火,已废圮。入小天门,穿过碑亭,便到崇福岩。只见岩石悬空突兀,宛如一只石虎,龇牙咧嘴,威风凛凛,俗称老虎岩。岩顶清晰可见巨人足迹。相传,岩石将要崩塌,真武以足挡止,留下足迹。

沿绿荫蔽日的“神道”,进入龙虎殿,两扇高大厚实的木门启合有声,悦耳动听,宛如“金鸡凤凰鸣”。穿过龙虎殿,是一方石墁地院落。院中沿存一口六角饰栏水进,名曰“甘露井”,深不可测,井水清凉甘洌。

据说,从古至今,无论是人马云集,还是天遇大旱都从未干涸,被道教视为“金津玉液”,奉为“圣水”。相传,饮之可祛病御疾。从院落登上层层丹墀饰栏崇台,是元君殿(又称大圣南岩宫)遗址,36座精雕石柱磴、石雕流云琼花图案的须弥座,残垣断碣,历历在目,仍可见当年宏伟规模。2004年6月28日,元君殿修复工程正式开工,人们又目睹当年之宏伟。出元君殿后门,豁然寥廓苍天,只见香风荡千壡碧波,彩云绕万仞危岩,岩上悬松如绿云轻荡,岩下深险,翠流波滚,凭栏下望,令人惊心动魄。在这危岩峭壁上,镶嵌着一排殿堂亭阁,有“楼阁悬空”之势,这就是南岩石殿,在我国建筑中堪称一绝。在上漫步,真有“振衣身在斗边行”之感。

南岩石殿,又名天乙真庆宫,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建,为石砌仿木结构建筑,面阔、进深均为三间,殿顶铺着石板瓦,梁、柱、门、窗、斗拱等全部用青石雕凿而成。整个石殿结构精巧,雕工精细。最重的构件重达上万斤,如此重的构件是如何由人工安装到岩壁上去的,一直是个谜。不过其技艺高超,实乃“天下奇观”,不愧是一座罕见的石雕艺术珍品。

殿内正脊桁上楷书阴刻“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其内立有四根圆雕石柱,倚岩筑神龛,供奉着许多铜铸饰金神像;殿内梁上及壁间环列五百铁铸饰金灵官像,各高尺许,神态各异。

殿旁木制精雕神龛内,盘着一条丈余长的金龙,张牙舞爪,附着一位粉面星眼,圆庞朱唇的少年和衣而卧,头枕金龙,神态自若,这就是闻名的“太子卧龙床”。相传,太子入山修炼时,夜间睡觉忘不了人间杂事,紫气元君便送给他一根龙头拐杖,嘱咐他睡觉时放在身边,以定心安神,后来太子成仙,拐杖便成了龙床。

南岩古碑较多,摩崖夺目。皇经堂墙壁上,横刻“寿”、“福”两字,相传为五代末宋初著名道士陈传亲书,字体遒劲。“南岩”碑刻为明代驸马都尉沐昕书。

在南岩两仪殿前,岩壁上嵌着名扬遐迩的龙头香,又名龙首石,直悬绝岩,矫于云罅,面对金顶,若朝拜之状。长2.9米,宽0.3米,采用镂雕、浮雕、圆雕等手法雕凿成两条神龙及祥云,龙头置一小香炉,下临陡峭的绝壁。这种建在悬崖上的石构建筑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科学性。从前,许多香客冒险进龙头香,坠岩殉命者不计其数。清康熙年间,川湖总督蔡毓荣下令立《禁烧龙头香》碑。

其碑文为:南岩之下,倚崖立殿以祠灵神,不知何时凿石为龙首,置香炉于前,下临绝壑,凭高俯瞰,神悚股栗,焚香者一失足则身命随陨。此世谷庸,妄人所为,非上帝慈惠群生之意也。今徙炉殿内,以便焚香者,使知孝子不登高,不临深之义,立石檐前,永杜小人行险侥幸之路,本宫住持暨诸道众,随时劝诫,勿蹈前辙,其遵行无忽。总督川大清康熙十一年六月朔旦。

这段碑文劝诫人们不要云烧龙头香,并设栏加锁。如今扶栏俯视,仍感头眩足摇,毛骨悚然,是武当闻名险胜之一。

一般情况下,游人在经过南岩宫石壁时,摩崖石刻“福”、“寿”、“康”、“宁”四字都会让他们驻足停留。细细端详,这四个大字运笔刚健雄浑,大有“颜筋柳骨”之风。由于摩崖的风化,这四字多年来一直被人们误认为王颙所书。其实,如果认真细致的辨认,便会发现“寿”字与“福康宁”在书法上有不同之处。据专家考证,“寿”字为明嘉靖十六(1537)年七月礼部儒士王颙书;“福康宁”三字为嘉靖二十年(1541)八月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夏言所书。

如今,“福寿康宁”摩崖为游客留影的理想之地。“福寿康宁”也成为武当山地区人们对外地来访客人的美好祝福。然而“福寿康宁”背后有段鲜为人知的神秘故事。

明代中叶,从湖北钟祥走出去的嘉靖皇帝朱厚熜面对一团乱麻的政局,祈求玄天上帝护国佑圣,封武当山为“治世玄岳”,在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武当旋风。当时,夏言还是一个从江西走出来的小吏,由于他生性机敏,于嘉靖七年上书主张“分祀天下”,建议修筑大型祭坛,此举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夏言被提拔为侍读学士,后升为礼部尚书,成为皇帝的股肱之臣。入阁的夏言,为了表达对皇帝的忠诚,就指派亲信弟子王颙上武当山祭祀真武。王颙此行的主要任务是将夏言亲笔书写的“天子万年”四个大字,上供玄天上帝,为当今天子祈福求寿(该字刻在南岩石后)。祭祀完毕后,王颙意犹未尽,挥笔写下了“寿”字,匆忙之中也未题年号。嘉靖皇帝很快知道了祭祀的全过程,认为夏言忠君爱国,夏言成为明王朝大臣中加封上柱国第一人。“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后来由于嘉靖皇帝遭遇“宫婢之变”,大奸臣严嵩联合同党构陷,在皇帝面前大进谗言,使夏言在官场连连失利,终于夏言获罪招贬,等待夏言的或许就是万劫不复。夏言又想起了巍巍武当,他幻想玄天上帝来解救自己,他最大的愿望就是神灵能赐给他一个安宁太平的日子,有一副健康的好身板,落个幸福的晚年,就是当前最大的福气。夏言饱蘸浓墨,虔诚地写下了“福康宁”三个元气淋漓的榜书,并派专人再次登临武当山。也许是夏言的祈祷,唤起了嘉靖皇帝对这位老臣的恻隐之心。其后,嘉靖下旨,宣召夏言“复少傅兼太子太师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仍赴阁办事”,此时的夏言在朝中的势力高于严嵩,并运用手中的权力斥逐严嵩奸党,包括严嵩的儿子严世蕃在内,“夏言欲发其罪,严嵩父子长跪塌下泣谢”,夏言动了怜悯之心,谁知为他本人酿下了苦果。后来严家父子纵横捭阖,嘉靖皇帝终于经不起挑唆,在嘉靖二十七年三月,夏言重新获罪,落得个弃市的悲惨结局。今天当我们在“福寿康宁”摩崖前凝视或者照相时,会不会对晴雨不定的人生心生诸多感慨呢?

沐昕是永乐皇帝南修武当工程时的主要指挥官,是当朝驸马,侯门华胄,皇家懿戚。他配合永乐皇帝督建武当,宣扬瑞应,本人“秉德谦虚,小心翼翼。资兼文武,志乐书诗”,他为武当山创制了大量诗篇,其中创作有《南岩削壁》:

秀拔中天载巨鳌,瀑声直下鬼神号。

气吞泰华银河近,势压岷峨玉垒高。

日上群峰明琐闼,风回万壑涌秋涛。

红尘一点飞难到,跨鹤人来醉碧桃。

南岩又名紫霄岩,为道经所称静乐太子得道飞升之“圣境”。岩阿南向,岩壁直立万仞,如刀削一般,上接碧霄,下临绝壑,林木苍翠,云霞飘荡,是武当山三十六岩中景致最美的一处。有“南岩的景致紫霄的杉,到了老营不想家”,“南岩宏奇紫霄丽,甘泉九成差可当”之说。

沐昕是一个“志乐书诗”的人,据专家研究,明朝永乐年间敕建的武当山各宫观匾额,诸如“太子坡”、“大圣南岩宫”、“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朝圣门”、“大岳太和宫”、“南天门”等都是沐昕亲笔书写。但这些均没有沐昕的落款,唯有留存在南岩的是两块大字题刻碑,岩字的上半部为品,下半部为山,也就是品山的意思,有文化吧。这块碑现安放在南岩皇经堂两仪殿左侧岩畔,立于长方形石座之上。“南岩”二字分刻两碑正中,正书,阴刻。南字碑右上侧刻朱文篆印“黔宁王世家”,右下侧为朱文篆印忠爱存心;岩字左侧署名“驸马都尉沐昕书”,其下刻篆印三方,分别为“公余清兴”、“光风霁月”、“驸马都尉图书”。沐昕所书南岩二字雍容大度、端庄秀丽、方正圆润、合乎规矩。引得经过的游人多在此地盘桓很久,细细端详。

真是说不尽的南岩宫!(作者:温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