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要闻 名山宫观 高道访谈 道家养生 道家国学 问道之旅 道家书画 慈善公益 道家功夫 道家影音 道家仪范 道家知识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吉宏忠道长

发布时间: 2019-03-01 |来源: 中国网《道家文化》 |作者: 李凤森 |责任编辑: 君君

推进道教组织的现代化转型 更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月3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在北京开幕。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参加了宗教界委员小组会。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上海市道教协会会长吉宏忠道长在会上作了以“推进道教组织的现代化转型更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发言。发言原文如下: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始终从中华民族最深沉精神追求的深度看待优秀传统文化,从国家战略资源的高度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从推动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的角度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使之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性力量。

经过不断深入的学习、领悟和讨论,我认为当下在道教界已经形成两个共识。

共识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这要求我们自觉团结和带领道教信众,增强文化自信,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任务,更是重大机遇。

共识二: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作为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和继承者,道教界理应主动推进道教组织的现代化转型,自觉担当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神圣职责。这是道教中国化的重要课题,也是每一个道教徒义不容辞的责任。

借此机会,我结合上海道教的些许探索,就如何通过推进道教组织的现代化转型、更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谈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以思想建设、队伍建设助力现代化转型

“太上无极大道”弘传关键在经、师二宝。道教的现代化转型也是一样,思想基础是我们的道教经典与教义,组织基础主要是教职人员队伍建设。

关于道教经典与教义,当前迫切要做的是加强研究,深入挖掘研究道教优秀思想文化资源,探寻道教与现代社会的结合点和生长点,构建当代道教教义思想体系。我们正在整理《上海道教史》和老道长口述史,希望能为现代道教思想体系建构有所帮助。

关于教职人员队伍建设,上海做到“三量”:一是“盘活存量”,制定了《上海道教管理人才库》和《上海道教宫观主要负责人选拔任用办法》,规范上海道教宫观主要负责人选拔任用程序,试点宫观负责人竞聘上岗,打破论资排辈、平衡照顾。二是“扩大增量”,创新办学思路,吸纳优秀生源,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上海道教学院第五届毕业生进行成建制分配试点;第六届与上海中医大合作开办道教养生专业,报名踊跃。三是“提高质量”,建立健全道士队伍自我纯洁机制,制定了《上海道教清规榜》,对外公示,并设置意见箱,自觉接受信众监督,增强自我约束能力;配套制定了《上海道教教风督查办法》,结合道士身份年检。对每位道士的道风持守进行量化检查;分层次、分批次、全覆盖地组织全市道士学习轮训,加强道士队伍政治思想和道教理论的学习。对于严重违反规戒或连续3年年检不合格者,坚决清退。

二、创新理念,探寻道教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模式

一是明确定位,整合资源,将宫观建设成为继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传习中心。道士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守护者,国学素养是我们的优势和衣钵。我们定期组织有特长的教职人员,为皈依弟子开设唱诵班、乐器班,为大众开设国学、太极拳和古琴班,组织《道教与精神分析》、《道德经与心理治疗》读书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适应当下,完善各类服务主体,用现代公益的理念来弘扬传统文化。我们打造了一个平台,即上海慈爱公益基金会,抓好各庙观的功德会(皈依弟子、善信)和志愿者分队(爱心人士),最大限度调动他们走进传统文化,学习国学,知行合一。

三是回应社会需求,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空间。我们开设有琴棋书画、中医养生等20余门公益课程,惠及4000多人次。书法、三字经、论语、茶道、民族打击乐、太极拳,动静结合,体现了趣味性与知识性相结合,很受大众欢迎。新上海人的沪语启蒙、为即将出国留学生准备的书法与茶道课程、为来沪外国人设计的琴棋书画课程,满足了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针对青年,组织七夕节拜月老活动,加开婚恋讲座,很多人因此喜结良缘。此外还有服务社区老年人的养生讲座,帮助老人延年益寿。

总之,新时代要有新担当新作为,我们唯有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深度融合,加快实现道教的现代化转型,才能更好地促进道教与现代社会相适应,发挥出道教应有的时代价值。

整合宗教慈善公益资源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乡村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路径。传统宗教本身就是乡村文化的重要基因和组成,宗教界开展的慈善公益活动有着天然的优势和潜力,有待进一步调动和整合,助力乡村文化建设。

一、背景情况

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任何时候都是更基础、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近年来,我国乡村政治、经济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乡村文化却相对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三农”的发展。

传统宗教,特别是道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十分紧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者之一,而且是有组织、有经典、有众多信仰者的活的承载者。近年来,在中央《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等文件的引导和鼓励下,宗教文化背景类慈善公益组织逐年增加,开展了大量的助学助残、救灾扶贫等方面的公益慈善项目,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建设新型乡村文化中必将有所作为。

二、问题分析

乡村振兴中有产业振兴,更有文化振兴。乡村文化里饱含传统价值观,是维系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灵魂,需要我们去保护、挖掘、利用,以激活村民的活力和潜力,把良好乡风融入自身习惯和日常行为,为乡村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发展贡献自身力量。然而当前乡村建设中对文化建设重视不够,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重经济、轻文化。目前的乡村建设中住宅、道路、文化场馆等硬件设施建设得到了高度关注,但对生产、生态、文化等领域建设的关注度尚显不足。

2、乡风文明建设推进缓慢,缺乏有效抓手。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转型的加速推进,农村社会一些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出来。突出表现为一些陈规陋习依然存在,少数群众热衷攀比,天价彩礼、大操大办,精神文化生活相对贫乏、部分群众文明素质不高、群众主人翁意识不强等。

3、空心化,村民对文化建设参与热情和参与度低,乡村社区缺乏生机与活力。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深刻改变了农村的面貌和农民的生活方式,造成了农村社会的凋敝与衰落,使乡村无法组织和开展自发性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而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也因为缺乏农村中坚力量的参与,客观上被边缘化。乡村生活逐渐失去了自己独到的精神内涵和独特的文化魅力,丧失了对村民的凝聚力、吸引力。

三、建议

第一,建议认真总结国家宗教事物局对口支援贵州三都自治县的经验,有效整合宗教界公益资源,充分发挥宗教界聚沙成塔和行善积德两大优势,积极引导宗教界人士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

第二,建议充分利用宗教界基金会募资能力强、动员能力强的特点,在延续一贯直接捐资捐物方式的基础上,更多采取现代公益运作模式,资助服务乡村的社会组织公益项目,也可以直接参与各类公益项目的实际运作,广泛开展助学、养老、环保、环保、医疗等领域的帮扶。

第三,充分发挥传统宗教的文化优势,多开设传统文化类公益项目,用乡村公益慈善来凝聚人心、培养美德。宗教场所往往是最具活力的村民公共文化空间,既可以提供一定的公益资金支持,又可以藉此平台挖掘以往的优秀文化,如恢复以往村庄的重要庆典仪式活动等,也可以依托宗教场所赋能老年村民自治组织,重塑村庄尊老爱老文化,构建朴素的红白喜事仪式文化,让村庄回归“质朴”,构建强大而又自信的村庄文化。

(李凤森报道 上海道协供稿)

 

相关文章